导航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公司动态

走进非遗——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2024-01-09 15:10:18 1431人 已读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江苏省苏州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缂丝,又名刻丝,是中国古老、独特的一种传统织造工艺,主要存在于苏州及其周边地区。苏州缂丝自南宋以后,盛名传遍全中国,成为主要产地。明清时代,苏州缂丝仍昌盛不衰。

2006年5月20日,苏州缂丝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新疆古楼兰出土的汉“中希混合风格之毛织品”花边残片与解放前蒙古人民共和国出土汉丝织石树残片来看,两者都是通经断纬的“单经”的平纹交织物,前者以毛丝织成,可称它为缂毛,后者纯蚕丝织的,可称为缂丝。他们和宋以前缂丝的织造方法完全一样,由此证明,这种通经断纬的织造方法,在中国汉魏之间就已经有了,其缂制技巧也已经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

缂丝的起源大约在公元7世纪,自汉至隋唐,渐趋成熟。

莲塘乳鸭图

隋唐以后,已经用缂丝制品作书画的包首,到了北宋、南宋时期,缂丝最负盛名。无论包首、装裱还是缂丝艺术品山水、花鸟、人物等,缂丝技艺已达到相当水平。南宋朱克柔缂丝的《莲塘乳鸭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院),画面上,碧波荡洋,芦苇青青,红果白鹭,绿萍翠鸟,子母鸭双在塘中嬉水漫游,水中白莲吐艳,浮萍点点,间以蜻蜒、草虫。整副作品构图严谨、色泽和谐,生动活泼。还有沈子蕃的《梅鹊》、《青碧山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些作品具有工丽巧绝、自成风韵的独艺术风格。

【梅鹊图】

到了靖康以后,因宋代统治阶级怯弱无能北方被异族侵扰,便迁都临安(现杭州),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南移也使工艺美术由北南迁,很多名工巧匠也被带到南方,缂丝就在这个时期开始在松江、苏州一带流行并得到发展、后基本集中于苏州陆墓、蠡口、光福一带。沈子蕃、吴煦都是苏州(吴郡)这一时期的名工巧匠。

至宋代,在中国织造史上已占有突出的地位,那时“以河北定州所制最佳”,“以宣和时制作最盛。”

南宋时,苏州的缂丝生产也已有一定规模。

元代,缂丝艺术品已转向生活日用品,其特点是缂丝率先使用金彩,大量用于寺庙用品上和官员的官服上。元代的金彩,后对明清二代极有影响。

自明代始,缂丝技艺在苏州市区及周边的蠡口、陆慕、黄桥、光福、东渚等地广为流传,成为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丝织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明代苏州缂丝织造技艺更为精湛,以御用缂丝龙袍及缂丝书画中的开相织品著称。到了明代缂丝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除明宫中有御用缂丝艺人外,苏州缂丝已经有了相当规模,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当时在苏州齐门外陆墓镇已有一批艺人,从事缂丝织造。朱良栋缂制的《瑶池献寿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轮廓清晰,尤为冠绝。因此明代缂丝以苏州最有名,明代除北京和苏州,其余地区似乎未发现缂丝了。

【瑶池献寿图】

到了清代,出现了缂、绘结合的新技艺。

20世纪60年代,以复制南宋缂丝名作为起点,艺人们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告濒危的缂丝织造技艺。

20世纪70至80年代,苏州先后成立了五家缂丝厂,缂丝织造技艺得到新的发展。 

——工艺特征

缂丝织造技艺主要是使用古老的木机及若干竹制的梭子和拨子,经过“通经断纬”,将五彩的蚕丝线缂织成一幅色彩丰富、色阶齐备的织物。这种织物具有图案花纹不分正反面的特色。在图案轮廓、色阶变换等处,织物表面像用小刀划刻过一样,呈现出小空或断痕,“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因此得名“缂(刻)丝”。

缂丝的制作工艺分为嵌经面、画样、织纬和整理等十多道工序。织纬的基本技法,主要有勾、抢、绕、结、掼和长短梭等,另有盘梭、笃门闩、子母经、合花线等多种特种技法,都依不同的画面要求灵活运用,以表现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其中,“结”是单色或二色以上在纹样竖的地方或较徒的纹样上采取有一定规律的面积穿经和色方法;“掼”是在一定坡度的纹样中(除单色外)二色以上按色之深浅有规律有层次排列,如同叠上去似的和色方法;“勾”是纹样外缘一般均用较本色深的线、清晰地勾出外轮廓,如同工笔勾勒作用;“抢”又叫枪色或镶色,是用二种或两种以上(甚至更多)深浅色之调和运用枪头相互伸展起到工笔渲染效果表现纹样质感。 

——工艺流程

缂丝的整个工艺过程,一般说来,可概括为四步:

第一步、把经丝上到木机上,包括落经线、牵经线、套扣、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打翻头、拦经面十一道工序。

第二步、用墨笔把纹样勾画在经面上。

第三步、织纬。

第四步、修剪反面的毛头。

——传承保护

      传承意义

缂丝作为最早用于艺术欣赏的丝织物,素以制作精良、古朴典雅、艳中带秀的艺术特点著称,被誉为“织中之圣”。同时由于经得起摸、擦、揉、搓、洗,它又获得“千年不坏艺术织品”之誉称。

缂丝作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历代缂丝精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缂丝技艺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色,具有相应的文化与科学价值。

代表人物

王金山,男,1939年2月15日出生。2007年6月,王金山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苏州市申报。项目名称: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本期人物【王金山】

王金山(1939年2月-2020年1月26日),男,汉族,江苏苏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王金山出生在姑苏阊门外的一个普通家庭,家里兄弟姐妹六个,他排名第四。1956年,王金水十七岁,因为家庭贫困,父亲把他送到苏州刺绣工艺美术生产社(苏州刺绣研究所前身)当学徒,先是跟从沈根水学习,后又拜师沈金水,进入缂丝班。“当时还没有非物质文化传人这一说,选择缂丝时,自己还根本不知道缂丝是什么,只是听人说缂丝是文化瑰宝,学好了可以成名、成家。于是就开始头脑发热”。

20世纪50年代王金山和师傅沈金水

一拨一梭一甲子,六十年的岁月里,王金山织就的不仅是指尖上的缂丝,更见证了当代缂丝从潦倒到中兴,再到衰落的历史。

━ 复苏 ━

师傅沈金水是当代著名的缂丝名家,曾为慈禧皇太后缂织袍服。经抢救恢复生产后,沈金水首先缂织出一幅《金地牡丹》,被赞为“缂丝之冠”,由故宫博物院收藏。

 

师傅告诉王金山,缂丝学艺三年才能基本上手,学艺十年才能织出像样的作品——不专心,无恒心的人学不了缂丝;文化素养不高,没有美术功底的人,缂丝上不了档次。

师傅的话很快应验:一年未满,学徒走了一半。

当时招进来对学缂丝有一番兴趣的学徒不止王金山一个,但一梭一梭毕竟枯燥无味,那时行业形势也面临剧变,主要用来出口的缂丝作品因为政治原因无法出口。于是一个个都悄然离开或转行,进入了诸如无线电厂、医院这些“有前途”的行业。

20世纪50年代末,原先缂丝班的10多个学员,只剩王金山一个人。王金山也曾动摇,最后选择留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由我来做缂丝业的状元吧,哪怕整个行业就只有我一个人。”在师傅的带领下,以复制南宋缂丝名作为起点,开始慢慢恢复已告濒危的缂丝织造技艺。

 

王金山独立制作的第一幅缂丝作品时以宋代名画册为蓝本《白头翁·朱雀》,图案准确,色泽丰富,层次分明,形态逼真,一连制作十幅作品,一销而空。当年就被评为苏州市现金青年徒工,并参加苏州市先进青工代表大会。

但当时因为年龄对王金山产生质疑的人不在少数,为了配得上这个称号,王金山将全身心头投入到学习缂丝技艺中去。在这门比刺绣还要枯燥的工艺道路上,他像孤胆英雄般一个人战斗,没有人和他争,他却一直在跟自己较劲。

王金山深知要提高自己的缂丝艺术创作水平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于是,他先后向顾仲华、张辛稼、吴䍩木、徐绍青、张继馨等书画家学习,在师傅的精心指导下,技艺愈见长进。与同行合作的以宋徽宗画作《柳鸭芦雁图》为粉本的同名缂丝作品夺得了苏州市工艺美术优秀创作二等奖,他制作的中堂《百花齐放》也深受宾客的青睐,《采桑图》还参加了北京团城的苏州工艺美术展览。

这时候,人们已经开始对这位年轻人刮目相看。而让王金水这个名字轰动一时的,还要数南宋沈子蕃《梅花寒鹊图轴》的复制。

━ 中兴 ━


王金山复制的南宋·沈子蕃《梅花寒鹊图轴》

1963年,因老师沈金水年逾古稀身体欠佳,年仅24岁的王金山受推荐作为苏州刺绣研究所的缂丝专家,与徐绍青、李英娥一起,应故宫博物院之约,被派往北京进行宋代缂丝名家作品的复制,其中最珍贵的一幅为南宋沈子蕃的《梅花寒鹊图轴》。

南宋是中国古代缂丝艺术发展的顶峰,而沈子蕃的这幅缂丝更是那个时代的珍品,传世过程中,清代皇帝的玺印多达12个。

这是一场千年对话,也是一场高手切磋。只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文物的背景,沈子蕃的美学理念,甚至缂丝的发展脉络都得弄清。为了确保复制能成功,故宫甚至专门开放了故宫珍宝馆让他研究历代工艺美术作品找灵感。

 

王金山不急于修复,而是用了两年时间在故宫研究历代缂丝作品,向各个大师请教控制色彩和缂丝经纬密度的方法,甚至对不相关的艺术品也深入探究。之后才信心满满地开始着手复制作品。

 

古代丝织作品年代久远,往往会呈现出灰黄色,为再现作品风貌,王金山自行染色,分析纬密丝理,制定缂丝程序。

一年后,王金山一气呵成复制出了《梅花寒鹊图》,两幅同时摆出时,连故宫的文物专家也难辨真伪,这件复制作品也被收入珍宝馆。

 

回忆起那三年,日日夜夜,全部吃住在故宫的四面红墙中,几乎断绝和外界所有联系,王金山说,“那是一段最孤独也最丰富的日子。”但《梅花寒鹊图》的成功,也让王金山名传京畿。

━ 中兴:《西江月·井冈山》━

对王金山来说,第二件有重大意义的作品要算1977 年间由他指导并参与缂织的毛泽东诗词《西江月·井冈山》。

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毛主席纪念堂西大厅

1976年毛泽东去世,中央决定建造毛主席纪念堂,开工建设的同时,中央向各省征集相关艺术品。江苏省政府把这一重任交给了苏州市,苏州市则把任务交给了苏州刺绣研究所。《西江月·井冈山》作品设计尺寸为长8 米,高2米,可谓鸿篇巨制,当时还从事缂丝教学工作的王金山被调回研究所担任该项目的领导工作。

该作品金底墨迹,虽然色彩单一,但难度却大。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用缂丝表现诗词书法作品已很普遍,但所表现的字体大多为楷书和隶书。而《西江月·井冈山》却是草书,如何表现干、湿、浓、淡,笔意顿挫,对缂丝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王金山根据每个字的变化,除运用传统的结、掼、勾、戗等技法外,又首创了绞花线缂织技法和斜坡接梭法,使得整幅作品层次清晰,字里行间错落有致,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该诗词的大气磅礴的意境。

回想起当年苏州人民在火车站敲锣打鼓欢送该作品进京时的情景,王金山仍然激动不已。如今这幅作品陈列在毛主席纪念堂西大厅,凡见过该作品的有关领导及外国政要都啧啧称赞。

━ 鼎盛:《寿星图》━


全异寿星图

不得不提的,还有上世纪80 年代王金山缂织的异色异样台屏《寿星图》。

上世纪80年代,因高档日用品、和服腰带等缂丝制品受到日本客户青睐,出口需求量逐年上升,缂丝行业又迎来黄金岁月。

当时苏州先后成立了五家缂丝厂,缂丝织工多达一万余人,缂机上万台,这一规模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朝代,缂丝技艺得到空前发展,不断出现双面异色、异样的创新作品。这对历代都是两面同色、同样的缂丝作品提出挑战。

受双面绣的启发,1982年,王金山进行了一项大胆的技术革新——双面异缂。首创的是一幅《牡丹·山茶·蝴蝶》,被称为“双面三异”缂丝。三异,即异色、异样、异织。

 

两年之后,王金山又试制成功了一幅“双面全异”的《寿星图》。全异,即两面画幅完全不能对应,该作品正面图案以银色作底,图中一位手持龙头拐杖的老寿星形象取自清代著名画家任伯年作品。老寿星身着绛红色长袍,面带笑容,和蔼可亲。反面图案则以金色为底,缂有一个玄色篆体“寿”字,此篆字为清代大画家吴昌硕所书。

传统的缂丝,受到“通经”的限定,几乎都是两面一样,即正反两面同样的底色、同样的图案,而《寿星图》的成功意义在于突破了传统,开辟了缂丝艺术一个全新的世界。该作品直径虽只有30公分,但采用80多种色线,花了4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双蝶·牡丹·山茶》和《寿星图》这两件双面全异的缂丝作品在传统缂丝基础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把千年流传的缂丝工艺引入全新高度,备受瞩目,均被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

同年,1984年,刺绣研究所复制成功明代万历皇帝的《十二章团龙福寿如意衮服》,在1984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被列为国家珍品。

━ 衰微与信心 ━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外贸任务下降,缂丝生产面临困境:劳动力过剩、生产急剧萎缩,绝大部分从业者被迫改行,缂丝行业又整个衰落下来。

当时因苏州工艺美术事业发展需要,王金山出任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对于苏州缂丝的传承发展,王金山既表现出了自己的忧虑,同时也对目前所采取的措施充满信心。1991年,他先后赴巴西、智利进行苏州缂丝艺术表演,受到国外友人的高度赞扬。


王金山为国际友人讲解

他颇看好缂丝的市场发展前景。随着经济发展带来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有了经济实力能够购买缂丝,一方面对作为艺术品的缂丝有了收藏礼物馈赠的需求,另一方面,从前只有王公贵族和富人使用的缂丝日用小件如名片夹、手提包如今也成为人民显示身份的象征,颇具市场。

退休后,2001年王金山在观前街开设了一家大师工作室,继续从事他追求了一生的事业。他所坚守的阵地,只不过是沿窗一字排开的三台木机,而大师及其他的志同道合者执掌的门庭,却代表着缂丝这门千年绝技在中国所处的最高水平:


王金山的作品《海棠双鸟》

2002年为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王金山创作了反映苏州园林风貌的《沧浪亭》,现苏州市城市规划展示馆陈列;2004年10月亲自赴北京首都博物馆修补破损达400多处的清乾隆缂金十二章龙袍,并获成功。


王金山的作品《花叶蝴蝶图》

在王金山看来,缂丝业存在的关键问题,仍旧还是技艺的传承。

缂丝行业,目前从业者四五百人,队伍良莠不齐。拥有优秀缂丝技艺并能够制作艺术缂丝的人,屈指可数,且大部分已步入中老年,他们手中缂织的成果正与时间带来的体力衰退作着无声的较量,而新的一代却没有成长起来,这是渴望留住这份工艺之美的守艺人必须面对的严酷现实。

 

即便如此,王金山依然守着这门手艺的低调华美,守着弥足珍贵的真心诚意。

王金山大师2020年1月26日逝世悄然离我们而去,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一位德艺双馨的大师但他的作品将成为经典永久流传。


图片及文章均来源于网络

邮箱

hkeocp@163.com

顶部